深入剖析 Java 中支持并发的 List:原理与使用场景

深入剖析 Java 中支持并发的 List:原理与使用场景

编码文章call10242025-10-22 21:52:591A+A-

在当今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高并发编程已成为开发者们无法回避的关键挑战。多线程环境下对数据结构的高效操作至关重要,其中 Java 中支持并发的 List 在诸多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Java 中支持并发的 List 的原理及使用场景,助力各位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员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优选择。

常见并发 List 概述

(一)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 Java 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中的一个线程安全的 List 实现,它采用了 “写时复制”(Copy - On - Write)策略来保证线程安全。其内部使用一个volatile数组来存储元素,这确保了数组引用的可见性,任何线程都能看到最新的数组引用。

(二)Vector

Vector 是 Java 早期提供的一个线程安全的 List 实现。它的所有公有方法都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进行同步,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对 Vector 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了线程安全。然而,这种同步方式虽然简单直接,但在高并发场景下,由于锁的粒度较大,会导致性能瓶颈,因为大量线程需要竞争同一把锁。

(三)SynchronizedList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方法可以将一个普通的 List 包装成线程安全的 List。它通过对内部的一个Object变量进行加锁,来保证所有方法内的逻辑在执行时都能获得这个实例的锁,从而实现线程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传入的原始 List 在外部被不同线程直接修改,那么即使经过包装,也无法保证数据的串行性和安全性。

(四)ConcurrentLinkedDeque

ConcurrentLinkedDeque 是一个适用于高并发场景的双端队列,它同样实现了 List 接口的部分功能。该队列采用了无锁算法,基于 CAS(比较并交换)操作来实现并发控制。在添加元素时,它会在队头或队尾创建新的节点,然后通过 CAS 操作将新节点连接到队列中。由于没有全局锁,它允许高并发的添加和删除操作,具有很高的并发性能。不过,它不支持随机访问,因为其内部结构是基于链表的,访问元素需要从头或尾开始遍历。

CopyOnWriteArrayList 原理深度解析

(一)数据结构

CopyOnWriteArrayList 内部使用一个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Object[] array来存储元素。volatile关键字的使用保证了数组引用的可见性,即当一个线程修改了数组引用,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这个变化。

(二)读操作实现

读操作(如get、size等)在 CopyOnWriteArrayList 中非常高效,因为它们直接访问当前数组,无需任何同步控制。以get方法为例,其实现代码大致如下:

public E get(int index) {
    return get(getArray(), index);
}
private E get(Object[] a, int index) {
    return (E) a[index];
}

由于数组本身在写操作时是通过创建新数组来实现修改的,所以在进行读操作时,数组内容不会被其他线程修改,从而保证了读操作的线程安全。

(三)写操作实现

写操作(如add、set、remove等)在 CopyOnWriteArrayList 中则需要更多的步骤。典型的写操作流程如下:

  1. 获取独占锁(通常使用ReentrantLock)。
  2. 复制原数组到新数组。例如在add方法中,会先获取原数组的长度,然后使用Arrays.copyOf方法创建一个新数组,新数组长度比原数组大 1,并将原数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再将新元素添加到新数组的末尾。
  3. 在新数组上执行修改操作。
  4. 将新数组设置为当前数组,即通过array = newArray将新数组的引用赋值给array变量。
  5. 释放锁。

以add方法为例,简化后的代码实现如下:

private transient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boolean add(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Object[] elements = getArray();
        int len = elements.length;
        Object[] new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len + 1);
        newElements[len] = e;
        setArray(newElements);
        return tr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四)迭代器实现

CopyOnWriteArrayList 的迭代器是对创建迭代器时的数组快照进行操作。这意味着在迭代过程中,即使其他线程对 List 进行了修改,迭代器也不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因为迭代器操作的是创建时的数组副本,而不是实时的数组,所以它无法反映创建迭代器后的修改。这种机制虽然保证了迭代过程的稳定性,但也导致了在迭代过程中可能看不到最新的数据更新。

不同并发 List 使用场景分析

(一)CopyOnWriteArrayList 使用场景

读多写少的场景:例如在缓存系统中,数据一旦加载到缓存,大部分时间都是被读取,而只有在数据过期或者需要更新时才会进行写操作。此时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可以充分发挥其读操作无锁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事件监听器列表:在很多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中,如 GUI 框架、消息监听系统等,监听器的注册(写操作)频率相对较低,而在事件触发时遍历所有监听器(读操作)的频率较高。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可以保证在遍历监听器列表时不会因为其他线程动态添加或移除监听器而出现异常,同时也能提高遍历的性能。

配置信息存储:系统的配置信息通常在启动时加载,之后很少进行修改,而在运行过程中会被各个模块频繁读取。将配置信息存储在 CopyOnWriteArrayList 中,可以确保多线程环境下读取配置信息的线程安全,并且不会因为偶尔的配置更新而影响读取性能。

(二)Vector 使用场景

Vector 由于其同步机制较为简单粗暴,在高并发场景下性能较差,因此现在使用场景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对并发性能要求不高,且代码中已经大量使用了 Vector,同时又需要保证线程安全的遗留项目中,Vector 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在一些简单的单线程或并发量极低的场景中,由于其简单易用的特性,也可以选择 Vector。

(三)SynchronizedList 使用场景

SynchronizedList 适用于那些已经有普通 List,并且需要快速将其转换为线程安全版本的场景。但要注意确保原始 List 不会在外部被直接修改,否则需要额外的同步措施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在一些临时需要对 List 进行线程安全操作的方法内部,可以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来包装现有的 List。

(四)ConcurrentLinkedDeque 使用场景

高并发队列场景:当需要实现一个高并发的队列,且对队列的两端操作都有较高频率时,ConcurrentLinkedDeque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在一些消息队列系统中,生产者需要快速将消息添加到队列中,消费者需要快速从队列中取出消息进行处理,此时 ConcurrentLinkedDeque 的无锁算法和高效的两端操作性能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并发任务调度:在并发任务调度系统中,需要将任务按照一定的顺序添加到任务队列中,并在合适的时机取出任务执行。ConcurrentLinkedDeque 可以作为任务队列的实现,保证任务的添加和取出在高并发环境下的高效性和线程安全。

选择合适并发 List 的考量因素

(一)读写比例

如果应用场景中读操作远远多于写操作,那么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显著提高读操作的性能。而如果读写操作比例较为均衡,或者写操作相对较多,那么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更适合的并发 List,如 ConcurrentLinkedDeque,或者通过合理的同步机制来使用普通的 List。

(二)性能要求

不同的并发 List 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CopyOnWriteArrayList 的读性能极高,但写性能相对较差,因为每次写操作都需要复制数组。Vector 和 SynchronizedList 由于同步机制的原因,在高并发下性能会受到较大影响。ConcurrentLinkedDeque 则在高并发的队列操作场景中表现出色。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并发 List。

(三)数据一致性要求

CopyOnWriteArrayList 提供的是最终一致性,即写操作的结果不会立即被其他线程看到,而是在写操作完成后才会体现。如果应用场景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需要实时看到最新的修改,那么 CopyOnWriteArrayList 可能不太适合,而需要选择具有强一致性的并发 List,或者通过额外的同步机制来保证数据一致性。

(四)内存占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由于写操作时需要创建新数组,会占用额外的内存空间。如果应用程序对内存比较敏感,那么在选择并发 List 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相比之下,ConcurrentLinkedDeque 在内存占用方面相对更优,因为它基于链表结构,不需要像数组那样预先分配大量连续的内存空间。

总结

在 Java 互联网软件开发中,深入理解并合理选择支持并发的 List 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多线程应用至关重要。CopyOnWriteArrayList、Vector、SynchronizedList 和 ConcurrentLinkedDeque 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原理和适用场景。通过对读写比例、性能要求、数据一致性要求以及内存占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开发者能够在不同的项目需求下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各位在 Java 并发编程领域的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打造出更加健壮和高性能的软件系统。让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并发编程的精髓,迎接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文彬编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文彬编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