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也要照B超 了解下这个另类的“望闻问切”
张神伟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轮对探伤。
张神伟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轮对探伤。
张神伟使用磁粉探伤法对车钩探伤。
张神伟正在对机车(火车头)部件进行清洁。
张神伟指导班组成员对机车进行保养。
张神伟指导班组成员对轮对进行探伤。
“大家注意!HXD3C型425机车车钩发现裂纹。”2月17日上午,张神伟把新“探”到的安全隐患登记在工作簿上,并立即召集班组成员讨论、上报,为今年春运的安全功绩再添一笔。
张神伟是长沙机务段检修车间一名90后工长,负责全段机车走行部探伤工作。“探伤就是使用相关设备对车轮、车轴、车钩进行检查,排查各部件是否存在缺陷与裂痕。尤其是最常用的超声波探伤仪,无论其外观或原理,都与内科医生给病人做的“B超”十分相似”张神伟说。
每日,他总是手持各种仪器在狭长的地沟与股道间中为机车探伤。清洁车轮表面、涂上超声耦合剂、平稳移动声波探头、观察数据采集仪……由于探伤工作十分精细,需要一厘米一厘米进行,完成一辆机车全部轮对的检查往往要耗费近3小时。今年春运该段投入近170辆机车参与旅客列车牵引,同时随着机车利用率的提高,张神伟的工作量几乎成倍增长。无论晴雨,他都是半躬着身体在地沟中来回穿梭,平均每天检查4台机车、24对车轮。持续的“作业姿势”经常使得他一身酸疼,但他从不言苦:“车轮就相当于火车的‘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探伤工作需要十分的耐心和细心,哪怕只是漏掉一个细小的缺陷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与医生相似,探伤是专业性极强的一份工作。培养一名熟练的探伤工最少需要3年时间,这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探伤方法,更需对机车各部件构造有相当了解。自入路以来,张神伟就始终把钻研业务、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2017年,他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荣获全能第二的好成绩。今年春运,他更是总结出一套“望闻问切”方法,为春运质检安全提供保障——“望”,即根据经验肉眼判断;“闻”,即控制作业场所分贝量,减少干扰;“问”,即向司机了解机车运行区段线路情况,调查运行期间出否出现车轮、车轴报警,并结合机车以往“病例”对可能隐患做出预判;“切”,则是使用各种设备精确探伤。
当张神伟结束全部的“B超”工作后已是晚上8点。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为了不影响身体灵活度,无论在库房或是室外,他都只穿一件单衣作业。“探伤工作事关行车安全,容不得一丝马虎。”张神伟神情严肃地说。
在今年春运中,张神伟带领班组共计检查机车59台,排查各类型缺陷部件近40件。他们始终秉承着“捍卫安全于精微之间”的理念,以保证每一台机车“健康”上路为职责,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守护着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