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图(Bitmap)管理在驱动与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位图(Bitmap)管理在驱动与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编码文章call10242025-07-18 13:40:483A+A-

位图(Bitmap)管理在驱动与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在驱动开发与资源分配的领域中,高效的资源管理方式至关重要。位图(Bitmap)管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开发者们手中的得力工具。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位图管理在其中的应用。

一、为何使用位图?

位图管理之所以备受青睐,源于其显著的特性。首先,内存高效是它的一大亮点,每个资源仅占 1 bit,也就是说 1000 个资源大约只需要 125 B 的存储空间。其次,操作快速也是位图的核心优势,位运算的效率远超数组遍历、链表查找等传统方式。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位图在实际应用中应用广泛,无论是管理固定数量的表项、ID 池,还是 Pipe 号、任务标志等场景,它都能发挥出色的作用。

了解了位图的优势后,我们进一步认识一下位图管理中的基础定义与宏,这些是构建位图管理功能的基石。

二、基础定义与宏

#include <stdint.h>

/** \brief 位图单元类型:32 位宽度的小块 */
typedef uint32_t bm_unit_t;

/** \brief 每个单元管理的位数(32) */
#define BITS_PER_UNIT   (sizeof(bm_unit_t) * 8)

/** 
 * \brief 计算管理 n 个资源,需要多少个位图单元 
 * 向上取整:(n + (BITS_PER_UNIT-1)) / BITS_PER_UNIT
 */
#define BITMAP_UNITS(n) (((n) + (BITS_PER_UNIT - 1)) / BITS_PER_UNIT)

/** \brief 可支持的最大资源条目数(可按需调整) */
#define MAX_ENTRIES     256

/** 位图数组实例:用来管理 0~255 共 256 条资源的“占用”状态 */
static bm_unit_t entry_bitmap[BITMAP_UNITS(MAX_ENTRIES)] = {0};

上述代码中的定义和宏是位图管理的基础。其中,bm_unit_t 定义了位图元素的类型为 32 bits;BITS_PER_UNIT 明确了每个元素包含的标志位数量;BITMAP_UNITS(n) 用于算出存放n个标志位所需的 bm_unit_t 单元个数;entry_bitmap 则是实际的位图数组,初始化为全 0,表示全部资源处于空闲状态。

有了基础定义,接下来我们需要掌握位操作的基本接口,这些接口是实现位图管理功能的关键操作。

三、位操作基本接口

/**
 * @brief 设置位图中某位为 1(占用)
 * @param idx    资源索引(0 ~ MAX_ENTRIES-1)
 * @param bm     位图数组
 * @return 0 成功;-1 越界
 */
static inline int bmp_set(int idx, bm_unit_t *bm)
{
    if (idx < 0 || idx >= MAX_ENTRIES) return -1;
    bm[idx / BITS_PER_UNIT] |= ((bm_unit_t)1U << (idx % BITS_PER_UNIT));
    return 0;
}

/**
 * @brief 清除位图中某位为 0(释放)
 * @param idx    资源索引
 * @param bm     位图数组
 * @return 0 成功;-1 越界
 */
static inline int bmp_clear(int idx, bm_unit_t *bm)
{
    if (idx < 0 || idx >= MAX_ENTRIES) return -1;
    bm[idx / BITS_PER_UNIT] &= ~((bm_unit_t)1U << (idx % BITS_PER_UNIT));
    return 0;
}

/**
 * @brief 测试位图中某位是否为 1(被占用)
 * @param idx    资源索引
 * @param bm     位图数组
 * @return 1=占用;0=空闲;-1=越界
 */
static inline int bmp_test(int idx, const bm_unit_t *bm)
{
    if (idx < 0 || idx >= MAX_ENTRIES) return -1;
    return (bm[idx / BITS_PER_UNIT] >> (idx % BITS_PER_UNIT)) & 1U;
}

这些位操作接口的实现包含了几个重要步骤。首先是边界检测,通过判断idx的有效性,一旦越界就直接返回错误,从而避免非法访问。接着是位定位,通过unit = idx / BITS_PER_UNIT确定资源所在单元,通过bit = idx % BITS_PER_UNIT确定单元内的具体位置。最后是位运算,利用|=将目标位置 1,使用&=~将目标位清 0,借助>> &1提取目标位的值。

掌握了基本操作后,在实际的资源分配场景中,我们常常需要查找第一个空闲位,以此来自动分配未被占用的资源索引。

四、查找第一个空闲位

最常见的自动分配场景便是分配一个还未被占用的资源索引,这就需要查找第一个空闲位。

/**
 * @brief 查找并返回第一个空闲位(值为 0)的索引
 * @param bm          位图数组
 * @return >=0: 空闲索引; -1: 无空闲
 */
int bmp_find_first_zero(const bm_unit_t *bm)
{
    unsigned total_units = BITMAP_UNITS(MAX_ENTRIES);
    for (unsigned u = 0; u < total_units; u++) {
        bm_unit_t w = bm[u];
        /* 如果全为 1,跳过整个单元 */
        if (w == ~(bm_unit_t)0U) continue;

        /* 否则逐位查找第一个 0 */
        for (unsigned b = 0; b < BITS_PER_UNIT; b++) {
            unsigned idx = u * BITS_PER_UNIT + b;
            if (idx >= MAX_ENTRIES) break;
            if (((w >> b) & 1U) == 0) {
                return (int)idx;
            }
        }
    }
    return -1;
}

该函数采用了块级跳过线性查找的策略。当整组位全为 1 时,直接通过continue跳过该单元,从而节省逐位检测的时间;当遇到非全 1 单元时,则进行线性查找,一旦找到第一个 0 就返回对应的索引。

虽然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查找功能,但在性能上还有优化空间。我们可以借助 GCC/Clang 提供的__builtin_ctz() 函数,进一步提升查找效率。

五、进一步优化:__builtin_ctz()

GCC/Clang 提供的__builtin_ctz(x) 能在一个 32-bit 整数里直接定位最低那一位 1,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避免内层循环,大幅提升效率。

int bmp_find_first_one_fast(bm_unit_t w)
{
    /* 前提:w ≠ 0,否则结果未定义 */
    return __builtin_ctz(w);
}

int bmp_find_first_zero_fast(const bm_unit_t *bm)
{
    unsigned units = BITMAP_UNITS(MAX_ENTRIES);
    for (unsigned u = 0; u < units; u++) {
        bm_unit_t w = bm[u];
        if (w != ~(bm_unit_t)0U) {
            /* 把空闲 0 转换成有标记的 1:取反 */
            bm_unit_t inv = ~w;
            int bit = __builtin_ctz(inv);
            unsigned idx = u * BITS_PER_UNIT + bit;
            if (idx < MAX_ENTRIES)
                return (int)idx;
        }
    }
    return -1;
}

其优化原理在于,通过inv = ~w将原来为 0 的位置在inv中变为 1,然后利用__builtin_ctz(inv)直接返回最低 1 位偏移。这种方式属于常数时间指令,性能远高于循环方式。

在驱动开发的实际应用中,除了查找空闲位,分页获取已用条目也是常见的需求。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六、分页获取已用条目示例

在驱动取表项时,常常需要分页查询所有已占用索引并返回对应数据,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示例代码。

int get_entries_page(const bm_unit_t *bm,
                     const Entry entries[], 
                     unsigned offset, unsigned max_out,
                     Entry out[], unsigned *out_count)
{
    unsigned copied = 0;
    unsigned total_units = BITMAP_UNITS(MAX_ENTRIES);

    for (unsigned u = offset / BITS_PER_UNIT; u < total_units; u++) {
        bm_unit_t w = bm[u];
        if (w == 0) continue;  // 整组无占用

        /* 如果是首单元,从 offset bit 开始 */
        unsigned start_bit = (u == offset / BITS_PER_UNIT)
                             ? (offset % BITS_PER_UNIT) : 0;

        /* 可用 __builtin_ctz 加速,也可逐位 */
        for (unsigned b = start_bit; b < BITS_PER_UNIT; b++) {
            unsigned idx = u * BITS_PER_UNIT + b;
            if (idx >= MAX_ENTRIES) break;
            if ((w >> b) & 1U) {
                out[copied++] = entries[idx];
                if (copied >= max_out) {
                    *out_count = copied;
                    return 0;
                }
            }
        }
    }
    *out_count = copied;
    return 0;
}

在这个函数中,offset表示分页起始索引,max_out表示本页最大返回条目数。通过跳过空单元以及可选的__builtin_ctz加速,能够高效地实现分页获取已用条目的功能。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文彬编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文彬编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