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父教你写main()函数 python编写main函数
编程派微信号:codingpy
每个程序员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肯定没少写过main()函数,Python程序员也不例外。本文为大家分享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推荐的函数写法,可以大大提高这个函数的灵活性。
有篇文章将Guido列入了历史上最伟大的12名程序员之一哦。
一般来说,Python程序员可能是这样写main()函数的:
Guido也承认之前自己写的main()函数也是类似的结构,但是这样写的灵活性还不够高,尤其是需要解析复杂的命令行选项时。为此,他向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
添加可选的 argv 参数
首先,修改main()函数,使其接受一个可选参数 argv,支持在交互式shell中调用该函数:
def main(argv=None):
if argv is None:
argv = sys.argv
# etc., replacing sys.argv with argv in the getopt() call
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动态地提供 argv 的值,这比下面这样写更加的灵活:
def main(argv=sys.argv):
# etc.
这是因为在调用函数时,sys.argv 的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可选参数的默认值都是在定义main()函数时,就已经计算好的。
但是现在sys.exit()函数调用会产生问题:当main()函数调用sys.exit()时,交互式解释器就会推出!解决办法是让main()函数的返回值指示退出状态(exit status)。因此,最后面的那行代码就变成了这样:
if __name__ == "__main__":
sys.exit(main())
并且,main()函数中的sys.exit(n)调用全部变成return n。
定义一个Usage()异常
另一个改进之处,就是定义一个Usage()异常,可以在main()函数最后的except子句捕捉该异常:
这样main()函数就只有一个退出点(exit point)了,这比之前两个退出点的做法要好。而且,参数解析重构起来也更容易:在辅助函数中引发Usage的问题不大,但是使用return 2却要求仔细处理返回值传递的问题。
阅读英文原文:http://www.artima.com/weblogs/viewpost.jsp?thread=4829
相关文章
- 电脑键盘指法+常用快捷键文字及图片详解
- 机械键盘灯亮按键无反应(机械键盘灯亮按键无反应什么原因)
- Keychron Q14 Max键盘开售:小键盘左置、Alice配列,1298元起
- Keychron K15 Max矮轴机械键盘开售:75%Alice配列,567元起
- 单手35键设计,Keychron旗下Lemokey推出X0机械键盘
- 线上故障排查全套路盘点,运维大哥请自查
- 学习Pandas中操作Excel,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对不起,我把APP也给爬了(对不起我把你弄脏)
- Navigating global shifts and forging a path for emerging economies
- 多目标追踪小抄:快速了解MOT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