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面貌更新20230103/老火车站区域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清廷委派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汉口),与此同时,山西巡抚胡聘之也开始筹划建设正太铁路,两条铁路的交汇点确定为河北省正定。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卢汉铁路改名为京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站-汉口),在石家庄村东建站,因为当时石家庄村太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里外的获鹿县(今鹿泉区)七大镇之一振头作为站名,车站由此得名振头站。
1918年(民国7年)左右,京汉线的振头站改名为“石家庄站”,从此京汉线石家庄站与正太线石家庄站两站并存。
1939年(民国28年)10月,正太铁路改称“石太干线”,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将原先分设的两个车站合并为一个车站,命名为“石家庄站”。
石家庄火车站的变迁
1940年(民国29年)7月至1941年(民国30年)2月间,石家庄的铁路枢纽地位初步形成。1946年3月6日,国民政府平津区特派员办公处石家庄分区接收委员会办事处将石门站重新改为石家庄站。
1948年(民国37年)2月,石家庄站复工。
1951年,相关部门先后对石家庄站候车室、行李房、售票房进行了改造,修建了连结站台的木制跨线天桥。
1956年,石家庄站有房屋16栋,总面积5453平方米。
1970年,在车站的南侧修建了解放路地道桥(就是现今的中山路地道桥),成为石家庄的第一座地道桥。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正式确定修建石家庄新火车站,并被列入“六五”计划。
1986年,石家庄站的总面积为11417平方米。
1987年3月22日,石家庄站开工建设;11月9日,旧石家庄站开始投入使用。
2012年12月21日,新旧火车站完成交替,新站全面启用,标志着石家庄正式迎来“高铁”时代。南迁后位于自强路站前街的石家庄老站改造为石家庄铁路博物馆。